"耿弇"(后汉初期将领,云台二十八将之一),读音为:gěng yǎn 。
耿弇的人物评价范晔在《后汉书》中,将耿弇独列一传,并评价道: 弇凡所平郡四十六,屠城三百,未尝挫折。论曰:淮阴廷论项王,审料成埶,则知高祖之庙胜矣。耿弇决策河北,定计南阳,亦见光武之业成矣。然弇自克拔全齐,而无复尺寸功。夫岂不怀?将时之度数,不足以相容乎?三世为将,道家所忌,而耿氏累叶以功名自终。将其用兵欲以杀止杀乎?何其独能隆也!赞曰:好畤经武,能画能兵。往收燕卒,来集汉营。请闲赵殿,酾酒齐城。刘秀: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,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,此皆齐之西界,功足相方。而韩信袭击已降,将军独拔劲敌,其功乃难于信也。
慕容钟:昔韩信以裨将伐齐,有征无战;耿弇以偏军讨步,克不移朔。
洪迈:耿弇与光武同讨王郎,愿归幽州,益发精兵,定彭宠,取张丰,还收富平、获索,东攻张步,以平齐地,帝常以为落落难合,而事竟成。
陈元靓:弱冠称兵,时惟好矣。附翼攀鳞,风飞云起。力赞真人,身先突骑。底定三秦,淮阴之比。
徐钧:驰召萧王命罢兵,献谋怀贰见尤明。平齐定赵基图壮,有志方知事竟成。
叶居升:世间奇才,罕有如颜回、耿弇、邓禹者,固未可拘于常法。
王夫之:光武所与兴者,南阳崛起之流辈,而其收河北以为根本,则唯得耿弇、寇恂、吴汉而大业定。
郑观应:古之所谓将才者,曰儒将、曰大将、曰才将、曰战将。孙膑、吴起、白起、耿弇、杨素、慕容绍宗、李光弼、马燧等,才将也。
李景星:淮阴无基可藉,弇则有业可承;淮阴诛及本身,弇则荣施后世。论其始终,适成反对;至其建功立业,两人如出一辙。……弇入造床下请间说光武,则淮阴登坛之对也;弇到上谷收斩韦顺、蔡充,则淮阴卤豹之谋也;弇进讨张步,以次削平齐地,则淮阴破赵服燕,终于定齐之功也。
蔡东藩:耿弇诸将,能谏阻光武之赦奉,不知谏阻光武之封吾,其亦一得一失也欤!
东汉开国名将耿弇,智谋堪比韩信,有志者事竟成的典范本文是作者《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》系列之26,东汉开国名将之 耿弇 的故事。
耿弇 [yǎn] 在东汉的开国战争中,绝对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,他一门父子六人,都在东汉开国战争中出力。并且耿家后来是在 历史 舞台上活跃了近两百年的家族。其代表人物为东汉开国名将耿弇,还有后人东汉军魂的缔造者耿恭,还有为大汉王朝终结北匈奴的最大功臣耿秉和耿夔。
出身名门,审时度势,选定刘秀
耿弇出生于公元3年, 字伯昭,挟风茂陵(今陕西兴平东北)人。他家相对算是名门望族。
此时正值西汉末期,王莽当权。耿弇的父亲名叫耿况,字侠游,因为通晓经术(儒家经学)在新朝时期,被朝廷征为郎官(主要职责为京城守卫),耿况还曾与王莽的堂弟王伋一起从安丘先生学习《老子》,后来被王莽任命为朔调连率,也就是上谷太守(王莽时期改上谷郡为朔调郡。太守改称连率)。
耿弇生在这样的家庭,也是年少好学,熟读儒学经典。同时也喜好将帅之事。
绿林军起义后,先是派人到上谷郡招附,耿况看到新朝已经没有了什么气候,于是就在名义上降了绿林军,仍被任命为上谷在守。
很快的,到了公元23年,绿林军攻破了长安,杀掉王莽。此时的全国各地,起义军有几十分,争斗不已,旧的官吏军阀也参与其中, 社会 混乱,纷争不断。
更始帝刘玄即位,派诸将攻略四方。将领们大都握有重权,擅作威福,动不动就撤换原来的郡守、县令。耿况虽已在名义上归附绿林,但他的太守本是王莽任命的,因而心存疑惧,不能自安。
当时耿弇仅二十一岁,见父亲为难,便自告奋勇,要代父亲进京向刘玄上书,贡献方物,以求自固。
当耿弇走到到宋子县(今河北省赵县东北)的时候,正碰到王郎假冒自己是汉成帝之子邯郸起兵,阻断了耿弇的行程。
当时,刘秀受更始帝的任命,为大司马巡行招附河北郡县。此时的刘秀还未与更始政权决裂。
耿弇听说刘秀此时在卢奴(今河北定县)一带,考虑到就近的便利,便前去拜见。刘秀先是任命耿弇为门下吏。
但一心想要剿灭王郎,为父请命的耿弇怎会就此罢休,他找到了护军朱祐,提出要回上谷发兵,帮助国家平定王郎。
刘秀听到这事后,很是好奇,笑着说:“你这个小伙子居然有这么大的志向啊。” 但可惜的是,耿弇的建议没有被刘秀采纳,只得随刘秀继续巡行。
等到一行人巡行到达冀县,这时王郎的兵锋已经迫近蓟县,刘秀想先避其锋芒,于是召集手下将领商量方略,准备南归。
耿弇再次向刘秀提出建议,他建议联合本是刘秀同乡的渔阳太守彭宠,以及自己的父亲上谷太守。征发两郡弓箭骑兵一万人,去打王郎,并且还信誓旦旦的说,一定能打赢。
耿弇的勇气获得了刘秀的认可,刘秀指着耿弇,以信任的口吻说:“这是我北方路上的主人!”
刘秀本来准备发兵讨伐王郎,可不巧的是,这时蓟县内也有人响应王郎而作乱。刘秀应对不急,只得仓卒南行,手下官属各自逃散。
耿弇也只能先逃回上谷郡昌平。回来后,他成功的说服父亲耿况与渔阳郡彭宠定约,各发突骑二千,步兵千人,夹击王郎。
而后,耿弇和景丹、寇恂以及渔阳郡将士合兵南下,沿途攻击王郎军队。其中击杀大将、九卿、校尉以下官吏有四百多人,斩杀敌军三万人,平定了涿郡、中山、巨鹿、清河、河间等二十二县,这就来到了广阿(今河北省邢台市),此时的刘秀正在广阿率兵进击王郎。
耿弇带着部众从北面向南进发,在南面进击王郎的刘秀军内谣传上谷、渔阳二郡兵马为救王郎而来,部众都很担心。等到耿弇来到近前,到刘秀营中拜见,刘秀大喜过望,万万没想到,竟然又来了一支如此厉害的生力军。
当即任命耿弇等人为偏将军,加封耿况为大将军、兴义侯,允许他自置偏裨。
从此,耿弇开始追随刘秀,东征西讨,最终帮助刘秀打下了东汉统一王朝。
平定河北,战功卓著
刘玄见刘秀声威日盛,对他产生疑忌,于是想把刘秀调回长安,别派他人到河北。
消息传来,刘秀军中开始有人动摇。耿弇找到刘秀,给刘秀分析了形势,他认为更始政权失政,不值得再拥护了。所以,他建议刘秀自立,并且愿回幽州去,劝说自己的父亲及兄弟加入,同时增发精兵,以成大计。
刘秀听了十分高兴,拜耿弇为大将军,令他与吴汉北上征发幽州十郡兵马。耿弇到上谷,斩杀韦顺、蔡充,吴汉也杀掉苗曾。
不久,耿弇率幽州兵南下,随刘秀转战河北,击破铜马、高湖、青犊、赤眉、尤来、五幡、大枪等各路农民军,耿弇经常率精骑为前锋,屡立战功。
刘秀回蓟之后,耿弇与吴汉等十三路将军继续追击农民军残部,在潞东、平谷,连续重创敌军,斩首一万三千余级,最后一直追到右北平郡的无终县(今天津蓟县)、土垠县(今河北丰润县)、俊靡(今河北遵化市),将农民军残部消灭得干干净净。
建武元年(公元25年),刘秀看到时机成熟,于是在河北称帝。拜耿弇为建威大将军,与景丹、陈俊攻破厌新贼。
横扫齐鲁,有志者事竟成的典范
后来,之初与耿弇联合并且一同投奔刘秀的彭宠自称燕王自立了,涿郡太守张丰呢,起兵响应。
耿弇在击败延岑后,向刘秀请求“定彭宠于渔阳,取张丰于涿郡,还收富平、获索,东攻张步,以平齐地”。刘秀甚为嘉许。
建武四年(公元28年),耿弇开始进攻渔阳的彭宠。
此时耿弇,聪明的想到因父亲耿况曾与彭宠有交情,又没有家属留在洛阳,恐怕引起疑心,于是上书请求回还洛阳。
刘秀明白耿弇的用意,很是感动,下诏要他放心,并命他与王常一起屯兵涿郡。
耿况闻知此事后,马上让耿国(耿弇三弟)到洛阳侍候天子,以表忠心。
刘秀十分欣慰,封耿况为隃麋侯,命耿弇与建义大将军朱祐、汉忠将军王常等进攻望都、故安等地十余营垒,很快就攻下。不久后,彭宠被家奴所杀,首级献到了刘秀帐前。
建武五年(公元29年),刘秀遂命耿弇进讨张步。 在当时,张步的军队实力相当雄厚、兵多将广,非常难对付。
耿弇先故意示弱。张步气盛,看到耿弇此举,以为耿弇胆怯,于是直攻耿弇营地。耿弇等到张步锐气过后,自率精兵从侧面突击张步兵阵,大破张步。
战中,一流矢飞箭射中耿弇屁股,耿弇用佩刀斩断箭矢,继续拼杀。
次日早晨,耿弇不顾伤痛,继续出战。当时刘秀正好也在鲁地,得知耿弇被张步所攻,正亲自赶来援助耿弇。
部下陈俊对耿弇说:“现在张步气盛,你还有伤,我们不如休养一下,以等待皇帝援助。”
耿弇反问:“天子来了,难道我们不应该以胜利来庆贺天子与百官的到来,反而还要以贼虏来麻烦君上吗?”
说完再次带兵出战,战斗又是自清晨一直打至黄昏,耿弇带着伤,一直冲杀在前线,再次大破张步军,杀伤无数。
耿弇知道张步兵困将退,预先设置左右两翼伏兵以待。到深夜,张步果然引兵退去,两翼伏兵奋起纵击,追到钜昧水,八九十里死尸相连,收得辎重两千多辆。张步逃回剧县,兄弟各自分兵散去。
几日后,刘秀亲自到临淄劳军。群臣大会,刘秀盛赞耿弇,并将其与韩信相比。 刘秀高兴地对耿弇说:“你真是‘有志者事竟成’啊!”
不久,耿弇再次追击张步。张步逃到平寿,脱去上衣身负斧锧请罪于军门。耿弇送张步到行在,而勒兵进据其城,收降张步的兵众十余万,辎重七千余两,全部遣散他们回乡。后来。耿弇再引兵至城阳,收降五校余党,平定齐地,凯旋回京。
晚年生活,善始善终
建武六年(公元30年),耿弇西拒隗嚣,同年,从陇道伐蜀,屯兵于漆。
建武八年(公元32年),耿弇又随刘秀进攻陇右,耿弇与虎牙大将军盖延围上邽。
第二年,与中郎将来歙分兵平定安定、北地诸营堡,都攻克。
史书记载,耿弇一生平定的郡达到四十六个,攻克三百座城池。没有遭到过失败和挫折。耿弇的战绩在东汉的将领中可谓空前绝后。
建武十三年(公元37年),天下平定,增加耿弇的食邑,耿弇同邓禹等诸将一样,自觉上交了大将军印绶,请求免去军职。免去大将军后,仍以列侯身份奉朝请。刘秀每遇四方有不同意见,经常召见耿弇顾问筹策。
汉明帝永平元年(公元58年),就在刘秀死后的第二年,耿弇病故,年五十六,谥封为愍侯。
汉明帝后来设立的“云台二十八将”中,耿弇位居第四。后世唐朝以及宋朝的武庙,耿弇都在供奉之列。
耿弇他勇猛善战,用兵灵活,指挥果断,富于创造,是中国战争史上卓越的军事天才。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,他决策河北,定计南阳,收集燕卒,克拔齐疆,为东汉王朝建立了不朽的功业。在东征的一系列战役中,耿弇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。在各个战役中,他采用了心理战、攻坚战、围城打援、声东击西、避强击弱等一系列战术,而且运用巧妙,每战必胜。耿弇是一个难得的勇将,在自身中箭负伤的情况下,镇定自若,继续激励部下战斗,充分显示出将帅的风度。
本文参考资料《后汉书》、《资治通鉴》、《十七史百将传》等。
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,为你讲述古代200位名将的故事。
耿弇有哪些光辉事迹?《后汉书》中为何有他单独的列传?耿弇是王莽新朝时期的上谷太守耿况之子,是刘秀到河北后最早投到刘秀麾下的河北豪强之一。耿弇不仅仅跟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,他还在东汉王朝的建立过程里发挥了非常独特的作用。
更始元年(公元23年)十二月,前西汉赵缪王之子刘林拥戴王昌(王郎)在邯郸称帝,一时河北郡县尽都归附王昌。王昌以十万户的赏格悬赏奉更始帝之命招抚河北的刘秀的脑袋,这让刘秀在河北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。
可就在王昌如此势大的情况下,耿弇却态度坚决地支持刘秀。耿弇南下到了刘秀身边时,由于处境危险,刘秀当时正想要逃离河北。耿弇站不来制止了刘秀离开河北,他向刘秀保证可以说服上谷渔阳两郡支持刘秀,在得到了耿弇的支持后,刘秀有了在河北坚持下去的信心。因为谷渔阳两郡的数以万计的突骑,乃是天下最精锐的骑兵部队,是成就帝业的重要武装力量。
可刘秀的部下很多都不看好刘秀继续留下河北的前景,刘秀于是指着耿弇说‘他是我的北道主人啊’,借耿弇安抚了人心。随后刘秀留在河北召集各方势力对抗王昌,由此开启了他成就帝业的第一步。
因此耿弇可以说是刘秀成就帝业的引路人。
耿弇在回到上谷后成功地争取到了上谷渔阳两郡支持刘秀,他随即率4000骑兵2000步兵南下支援与王昌作战的刘秀。在南下与刘秀会合的过程中,耿弇一路攻取了22个县,不但壮大了刘秀的声势,还消灭了王昌的大量军队。也正是依靠耿弇带来的幽州突骑的突击,刘秀才能在南栾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王昌的主力军。
其后耿弇平定幽州各地为刘秀建立起了大后方,接着他又率军南下追随刘秀平定了河北各地。
所以耿弇在刘秀早期打基础时,贡献不但巨大还是分地特殊。而在其后刘秀统一天下的战争中,耿弇也继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建武三年(公元27年)春,耿弇随刘秀在宜阳逼降了赤眉军。
建武三年(公元27年)六月,坚决跟刘秀斗到底的延岑出兵进攻南阳,在南阳郡的穰县耿弇率领的骑兵与延岑大军遭遇。耿弇一战大破延岑,延岑仅带着几个亲信逃出了战场,从此以后延岑再也无力单独为一方势力只能寄人篱下。
建武四年(公元28年),随着关中基本稳定,耿弇主动请缨北上平定了渔阳郡叛乱的彭宠,彻底解除了刘秀的后顾之忧。
建武五年(公元29年),耿弇独自领军四万进攻割据齐地拥兵20万以上的张步,这一战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华。在攻取巨里(今山东济南市东北)时,耿弇采取围点打援战术一举消灭了济南郡的张步军主力,攻取了济南郡全境;接着耿弇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攻取临淄,然后采用引蛇出洞之计诱使张步进攻临淄,在野战中以少胜多大败张步。
其后耿弇率军追击张步,尽管张步这时还有兵马十余万,但是他已经被耿弇打得丧胆不敢迎战。又眼见刘秀亲率大军在耿弇之后压阵,于是张步主动向耿弇投降,耿弇收降了齐地的十几万大军平定了齐地。由于耿弇平定齐地之战实在是非常精彩,所以刘秀盛赞耿弇‘有志者事竟成’,将他与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相提并论。
建武六年(公元30年)至建武十年(公元34年),耿弇参与了平定陇西之战。
耿弇在《后汉书》中能单独立传主要是因为他的事迹多功劳大,毕竟东汉明帝刘庄所排的云台二十八将中,他排名高达第四位。看史书不难发现刘秀军一个尴尬的情况,刘秀军攻灭的那些大的割据势力,都是刘秀出面统筹全军才得以拿下的。
几乎是耿弇独立剿灭的齐地张步,是刘秀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,由他手下将领攻灭的唯一的一个大割据势力。凭此功绩,《后汉书》作者范晔将耿弇单独列为一传,也完全说得通。
耿弇


还没有内容